在中国流通了14年之久的双标卡,曾是一代外贸、留学人的特殊记忆,而停用双标卡的背后,是中国银行卡清算市场的逐渐打开。所谓“双标卡”,指的是一张信用卡上印有两个发卡机构的标志,比较常见的是银联+VISA或是银联+MasterCard,持卡人在刷卡时,可以选择卡片上的两家发卡机构任意一家的支付通道,相对应的,只有一个发卡机构的叫单标卡。
双标卡的卡号大多以“3”、“4”或“5”开头,并不是以银联的(BIN号)“62”开头。这就意味着,双标卡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和归属权并不是中国银联,而是国际卡组织。
近日,美国运通向多位持卡人发送了(AE、银联双标卡)到期停用的通知,这也意味着,双标信用卡正在加速退场。短信内容写到,“因美国运通公司业务调整,您的美国运通卡(AE、银联双标卡)将在卡片到期后停用,后续将根据您的持卡情况为您转发美国运通百夫长卡(AE单标卡)。”今年以来,已有多家银行发布了停止发放双标卡及转卡的公告,各家银行都不再发行新的双标卡产品,只有去年冬奥会特许中行阶段性发行了Visa双标信用卡。
招商银行公告显示,2023年3月1日(含)起,停止美国运通卡金卡(AE、银联双标卡)与绿卡(AE、银联双标卡)的申请受理及核发,现有卡片在有效期到期之前仍可正常使用。招商银行对此回应称,该行和美国运通的合作一切如常,上述短信主要是就到期换卡续卡给客户做个提示。此前,美国运通进入中国开展清算业务后,新发行人民币结算的芯片卡,用以替代原来的磁条卡,芯片卡比磁条卡更安全。招行则应美国运通要求,在客户的卡片有效期到期后,换发新版的人民币结算的芯片卡。
一、为何双标信用卡会被叫停?
按国际惯例,一张卡只能归属于一个银行卡组织,并由该卡组织负责转接清算。相对应地,只有一个发卡机构的叫单标卡。双标卡是中国特殊时期的历史产物。在2002年银联成立前,VISA等国际卡组织巨头就已进入中国,与国内商业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。
在国外刷双标卡,需要用户告诉刷卡人员使用哪个通道付费,而在操作过程中,由于沟通问题,刷卡人员有可能出现失误,选择了错误的刷卡通道。据悉,此前发行的双标卡为磁条卡,容易被盗刷或复制,在国外曾出现过不少盗刷案例。由于磁条卡存在安全隐患,未来发行的单标卡将升级为芯片卡。
二、双标卡停用后对持卡人有何影响?
对于持卡人而言,双标卡换发影响并不大。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表示:“双标卡拆分后一张卡变两张,持卡人短期内可能会不适应,银联境外网络毕竟还是不如境外卡组织覆盖面广,但也早已今非昔比,大多数地方还是非常便利。”双标卡取消后,影响主要体现在支付市场格局的变化上。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,影响是比较小的,尤其是不需要出国的用户,基本没有影响。目前银联卡在东南亚、日韩等地覆盖率较高,但是并没有完全覆盖欧美等地,VISA和万事达则实现了全球覆盖。而对于需出国消费的持卡人来说,可能会有一些麻烦。因为过去只需要一张卡,而取消双标卡后可能需要两张卡。在有些银联不能支付的地区,可以用VISA和MasterCard支付。在银联覆盖区域,最好用银联支付,可以享受免手续费或打折的优惠。
三、现在持有双标卡该如何处理?
如果你的双标信用卡还在有效期内,仍然可以正常使用。如果有效期到了,银行会通知换卡。在征求持卡人同意后,银行会按照卡片同等级别换发两张新卡,一张是“62”开头的银联标准芯片信用卡,一张是境外卡组织的外币信用卡,以芯片卡居多,卡号与之前双标卡的不同。双标信用卡是磁条卡,从安全性来说不如换卡后的芯片卡。芯片卡不容易被克隆复制,从2013年央行开始大范围推广芯片卡后,银行就已经开始将双标卡一分为二,前提是得到持卡人的同意。国内一些POS机因为系统设置的原因,在打印出来的对账单上会留有卡号、有效期等重要信息。双标卡都是磁条卡,容易被克隆复制。而境外支付时通常不需要密码,没了这道关卡,这些复制后的卡片被拿到境外后,盗刷的风险非常高。因此,从安全角度看,换卡很有必要。
小编贴士:在境外购物海淘,是使用银联还是VISA消费呢?
银联是即时购汇结算的,假如你在境外刷银联卡购物,随后收到的消费账单就已换算成人民币,而VISA等外币通道则需要在信用卡账单日前,才进行货币转换。事实上,境外购物不是唯一使用双标卡的地方,有过海淘经验的人都知道,面对众多境外购物网站,银联很难全面覆盖,若要在一些小众网站购物,就只能使用外币卡支付,简单填写信用卡信息便能扣款成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