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曾拥有支付牌照的上海大千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销流程。根据工商信息显示,该司的注销日期为2025年02月24日。
2024 年 11 月 25 日,上海大千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,决议解散公司并成立清算组。根据相关决议,公司拟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,并公告债权人在 45 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。
回溯过往,2012 年 6 月 27 日,上海大千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《支付许可证》,可在上海地区开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。
2020 年 1 月 17 日,宣布主动申请注销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,并于 2020 年 1 月 14 日起终止预付卡业务,标志着其正式退出支付市场。2021 年 7 月 8 日,公司进一步主动申请注销支付牌照,其业务由瑞祥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承接,实现了业务的平稳过渡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公司注销进程中,去年 6 月,郭岩以 “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” 为由,将高素琴、通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、上海大千商务服务有限公司、江苏乾中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告上法庭。(“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” 指公司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,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,导致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或遭受经济损失,进而引发的民事纠纷。)
被告之一的通联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也曾是持牌支付机构,业务覆盖上海、北京、江苏、广东、山西等地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,2017 年 6 月 6 日被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并。目前,该纠纷尚无公开后续报道,通联商务涉诉的具体原因也尚不明确。
在移动支付主导的当下,预付卡机构需要积极探索创新转型之路。一方面,可以尝试与移动支付平台合作,借助其强大的流量与技术优势,拓展预付卡业务的应用场景,提升用户体验;另一方面,深挖用户需求,开发个性化、差异化的预付卡产品,如针对特定行业、特定消费群体的定制卡,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。同时,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运营,才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机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