汇集一线POS机品牌的聚合支付平台
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行业资讯商务合作常见问题关于我们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行业资讯 >

持牌支付巨头被吊销执照,支付行业迎"最严监管"红牌

发布时间:2025-06-23     访问量:51      分享至:

2025年6月16日,大连市中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,在支付行业激起千层浪——曾在全国支付版图占据重要位置的先锋支付有限公司,因长期违规经营,被正式吊销营业执照。

工商信息显示,先锋支付成立于2007年,注册资本1亿元,曾是持有全国性支付业务许可证的"正规军"。但自2019年7月起,其实际已暂停所有业务运营,只剩"存续"的空壳。

2023年7月,中国人民银行第六批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续展公示中,已因"存在《行政许可实施办法》第二十四条规定情形",中止其续展审查;2025年6月,工商部门最终按下"终止键"——这意味着,先锋支付不仅失去续展可能,连作为法人的经营资格也彻底终结,名下资产将进入清算程序,股东需在认缴出资范围内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。

1.png

曾挪用14.95亿资金

先锋支付的崩塌,导火索是2019年那场震惊行业的"备付金挪用"事件。

根据母公司中新控股(08207.HK)2020年公告,网信理财(运营主体北京经讯时代科技)作为先锋支付客户,竟从备付金账户中"超额提现"14.95亿元——这一数字是其注册资本的近15倍,甚至超过当时中新控股的市值。

这不是系统漏洞,而是精心策划的"人为操作":先锋支付结算部门7名高管及专员,利用掌握客户付款编码的权限,与网信理财合谋,通过擅自修改信用额度,将客户备付金、机构资金及银行T+0资金(本应用于即时清算的客户资金)挪作他用。

这场违规操作持续数年未被发现,暴露出先锋支付内控机制的全面失守。2019年7月,央行果断对其"暂停运营"并要求填补资金缺口;母公司中新控股曾提出"出售子公司填坑"或"接受牌照吊销"两种补救方案,但最终未能筹到足够资金。截至吊销当日,14.95亿的资金窟窿仍未填补,成为压垮先锋支付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支付的未来,只有"合规"才能生存

1.对支付机构来说:

必须彻底放弃"监管套利"思维,回归支付本源

加大合规投入,否则将面临"要么转型,要么死亡"的抉择

2.对商户来说:

选择支付合作伙伴时,必须优先考虑资金安全,而非仅仅看费率

合规支付机构的服务会更专业,但费率会合理上涨

3.对行业来说:

支付行业将进入"强者恒强"时代,头部机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

中小机构要么深耕垂直领域,要么被并购,行业集中度将提高

支付行业的本质不是赚快钱,而是建立信任。先锋支付的案例证明,任何触碰客户资金红线的行为,最终都将付出惨痛代价。未来,只有真正敬畏规则、重视风控的支付机构,才能在这场监管风暴中活下来,并赢得更长远的未来。

支付助手.jpg

返回列表

在线咨询

QQ咨询

电话沟通

联系客服

电话:400-0000-299

微信咨询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