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月 7 日,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(下称 “快钱公司”)被处以 625 万元罚款,其具体违法行为包括违反清算管理规定、违反账户管理规定以及违反商户管理规定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快钱支付自 2022 年以来第四次公开收到罚单,且多次因同类问题被罚,这一现象反映出该公司的合规机制存在系统性漏洞。同时,这也凸显了监管部门对其合规问题始终保持着持续高压的监管态势。截至目前,快钱支付累计罚款已超 1700 万元,且违规类型高度重复,其整改效果令人存疑。
无独有偶,在同一日,四川商通支付也遭到处罚。该公司因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,被罚款 3 万元。四川商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(原四川商通实业有限公司)成立于 2006 年 8 月,是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省属国有控股子公司,同时也是四川首批获得中国人民银行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的非银行支付机构,并分别于 2016 年 8 月、2021 年 8 月成功完成续展。
从此次两家支付机构被罚的事件来看,监管机构对支付行业的监管正在不断收严。无论是快钱公司这样多次因同类问题被罚的企业,还是四川商通支付这类国有控股背景的机构,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均受到了相应处罚,这体现了监管的公平性与严肃性。监管力度的加大,有助于倒逼支付机构完善合规机制,切实履行自身责任,维护支付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稳定发展,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。